那个说TP不跑路的人,最后还是跑路了

作者:TP官方网站 2025-10-04 浏览:27
导读: 凌晨两点,手机屏幕的微光映在我脸上,微信群里最后一条消息停留在老王的告别信:“兄弟们,对不住了,项目黄了,我撑不下去了,”下面是一连串的红色感叹号和无法送达的消息,没有人说话,只有不断有人退群的提示音在寂静中格外刺耳,三个月前,也是在这个群,老王发了一段三分钟的语音,背景音里有酒杯碰撞的喧嚣,“TP...

凌晨两点,手机屏幕的微光映在我脸上,微信群里最后一条消息停留在老王的告别信:“兄弟们,对不住了,项目黄了,我撑不下去了。”下面是一连串的红色感叹号和无法送达的消息,没有人说话,只有不断有人退群的提示音在寂静中格外刺耳。

三个月前,也是在这个群,老王发了一段三分钟的语音,背景音里有酒杯碰撞的喧嚣。“TP绝对不跑路,”他的声音因为激动有些发抖,“我做这个项目不是为了快钱,是为了带兄弟们一起翻身。”那时候他刚在海南租下办公室,照片里海景落地窗映着六个程序员加班到凌晨的背影,他说那是“核心团队”,说他们正在搭建“革命性的去中心化金融生态”。

我们都信了,不仅因为老王是我的大学室友,更因为他太懂得如何建立信任,他会在凌晨三点回复最小额投资者的疑问,每周四晚上雷打不动地开线上答疑会,甚至公开了自己的身份证和家庭住址。“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,”他在最后一次AMA(问我任何事)活动中说,“我老婆孩子都在这儿,我能跑到哪去?”

张姐是第一个all in的,她把给女儿存的留学基金全部投了进去,三十万,几乎是她所有的积蓄。“老王给我看了合同,”她说,“他说这比银行理财靠谱。”合同确实很精美,中英文双语,盖着鲜红的公章,条款里写满了“保本”“兜底”“刚性兑付”,现在想来,那些术语编织的不过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幻觉。

那个说TP不跑路的人,最后还是跑路了

李哥是技术出身,本来应该更谨慎些,但他被那个“测试版钱包”迷惑了——“架构很专业,”他说,“交易速度比主流交易所还快。”他不知道的是,那些流畅的体验背后,是早就写好的退出代码,就像一栋装修豪华的大楼,电梯运行得再平稳,也改变不了它没有地基的事实。

最讽刺的是,跑路前一周,老王还在群里发了一篇自己写的长文《为什么说TP模式不可能跑路》,四千多字,从Tokenomics讲到博弈论,结论是“跑路在数学上不划算”,那篇文章被转了上万次,成了行业内的爆款,现在它依然在我的收藏夹里,像一座为愚蠢竖立的纪念碑。

昨天晚上,网站打不开了,不是常见的服务器错误,而是域名直接被注销了,App闪退,客服机器人回复乱码,办公室的电话变成空号,一切都干净得像是精心设计的外科手术,不留一丝痕迹。

直到今早,我才注意到那些早就该发现的细节:老王晒的办公室照片里,绿植是假的;他说的“硅谷合作伙伴”,在LinkedIn上只有三个好友;合同上的公章,字体和工商局备案的差了一毫米,信任崩塌时,每一处裂痕都清晰得刺眼。

在币圈混了五年,我见过太多跑路,有的编造黑客攻击,有的假装政策变化,有的直接装死,但老王的离开最让我震撼——他不是简单地消失,而是把“不跑路”做成了行为艺术,他用三个月时间搭建信任,然后用一个晚上证明,所有信任都可以是标好价格的商品。

张姐的女儿已经决定gap year,李哥卖了车在还信用卡,我没有告诉他们,昨天下午,有人在机场看见了老王,他推着两个巨大的行李箱,手腕上戴着新买的百达翡丽,过安检时没有回头。

群里还剩147个人,没人说话,最后一个退群的是我,按下按钮前,我把群名从“TP共同富裕联盟”改回了最初的“大学同学群”,虚拟世界里的信任就像沙滩上的城堡,潮水来时,再精美的构造也会瞬间瓦解,而真正的悲剧在于,当下一波浪潮带来新的承诺,我们可能还是会选择相信——不是因为愚蠢,而是因为在这个真假难辨的时代,除了相信,我们似乎别无选择。

转载请注明出处:TP官方网站,如有疑问,请联系()。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ygkysy.com/tpxzzx/1795.html

添加回复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